時間:2023-10-13 09:10瀏覽次數:4981來源:本站
當地時間10月7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爆發(fā)新一輪軍事沖突,市場擔憂中東產油大國將卷入其中。本周一油價跳空高開,截至周四,盡管巴以沖突仍在延續(xù),但市場逐漸消化此次沖突對油價的影響,盤面回吐情緒溢價向下補缺,隨著沖突的時間進一步延長,戰(zhàn)爭的走向仍為市場注入不確定性。
從供需來看,一方面市場對于主要產油國延長減產至年底已充分計價,產油國內部的博弈可能產生新的供應增量,將緩解市場對于供應的擔憂。另一方面美國汽油需求季節(jié)性走弱,裂解價差跌至歷史低位,疊加煉廠檢修的影響,原油需求對油價支撐不足,在十月第一周,國際油價跌幅超過10%,反映出市場對供需預期的轉向。
一、巴以沖突的不確定性仍是市場關注重點
當地時間10月7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爆發(fā)新一輪軍事沖突,市場擔憂中東產油大國將卷入其中?;仡櫄v史,中東地區(qū)的地緣沖突如果影響到產油國的生產或者歐佩克組織的產量政策,將從供應端對原油價格產生溢價影響。
由于哈馬斯發(fā)動襲擊的時機與第四次中東戰(zhàn)爭爆發(fā)時間(1973年10月6日)接近,且戰(zhàn)爭規(guī)模是近二十年來最大,因此喚起了人們對第四次中東戰(zhàn)爭引發(fā)的“石油危機”的記憶,當年OPEC為了打擊以色列及背后支持的國家,宣布石油禁運引發(fā)了第一次石油危機,到1974年3月禁運結束時,全球石油價格上漲了近300%,從每桶3美元上升到每桶近12美元,當年石油危機對全球政治和經濟產生了許多短期和長期影響。
那么此次巴以沖突是否會引發(fā)第六次中東戰(zhàn)爭,未來走向如何?
回顧過去巴以沖突的形式:第一種激烈程度較低,持續(xù)時間較短,雙方僅在空域來回攻擊;第二種激烈程度稍強,以色列空襲后,地面部隊繼續(xù)進入加沙地帶打擊哈馬斯;第三種以色列完全占領加沙。
目前來看,此輪沖突的強度已經超過第一種情況,截至11號巴以新一輪沖突爆發(fā)以來已致約2200人死亡,另有超8000人受傷。第三種情況可能性較低,對以色列來說成本和風險俱高,且易受到國際社會譴責。因此沖突形勢參照第二種,此次哈馬斯對以色列發(fā)動突襲,必然會引起以色列的強烈報復,預計本輪沖突不會很快結束。
截止周四,獲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黨與以色列部隊在邊境地區(qū)交火,地區(qū)局勢驟然升溫。以方在加沙附近集結部隊,為可能的地面進攻做準備。以色列當局與在野黨罕見組建緊急內閣,全力以赴應對哈馬斯。
戰(zhàn)爭是否進一步升級取決于其它大國的介入,目前來看,隨著沙特與伊朗在中國的斡旋下和解,中東的和解是大勢所趨,預計以色列和伊朗會避免發(fā)生直接正面的沖突,同時較為肯定的是,近期美國推動下的以色列和沙特關系正?;勁羞M程將會受阻,從而影響到明年初沙特的增產計劃。隨著戰(zhàn)爭時間拉長,大國是否下場介入,將為原油市場注入更多不確定性。
二、第四季度原油供應可能增加
于10月4日召開的OPEC+會議并未對產量政策做進一步調整,從近期產量來看,除了沙特嚴格遵守減產紀律,其他主要產油國伊拉克、阿聯酋和伊朗均有增產跡象。伊朗的石油供應從今年第一季度250萬桶/天,截至9月已經上升至300萬桶/天,為2018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從剩余產能看,沙特、阿聯酋和伊朗的剩余產能約530萬桶/天,占全球原油供應量約5%,這部分供應能快速投放市場,且阿聯酋一直在為2024年增產做準備。一方面伊朗的產量增長亮眼,同樣受到制裁的委內瑞拉也釋放出增產的可能。近期消息,如果委內瑞拉恢復與在墨西哥反對派的談判,美國可能會允許至少另外一家外國石油公司獲取委內瑞拉原油用于償還債務,盡管委內瑞拉具有增產的可能,但由于長年投資受限,國內產能水平無法支撐其短期內快速擴產,目前委內瑞拉剩余產能不足10萬桶/天。
綜合來看,目前的油價水平高于產油國的盈虧平衡點,部分國家距離產量目標還有一定空間,OPEC+組織內部將會有更多博弈,使得第四季度OPEC+可能出現新的供應增量,另外沙特與美國的利益交換后不排除調整產量計劃。
三、汽油裂解跌至歷史低位,需求亮點難尋
根據季節(jié)性走勢來看,美國汽油消費已經連續(xù)四周走低,且跌至歷史區(qū)間下沿水平,終端需求走弱,疊加原油價格高位,擠壓裂解價差,近期國際油價大幅下滑,減緩裂解下行壓力,但仍處于較低水平,由于美國汽油裂解走弱,拖累321裂解價差跌至20美元/桶水平,同比去年下滑50%,而利潤水平低迷將影響上游煉廠開工意愿,對后續(xù)原油需求產生壓力。
最新的EIA短期能源展望下調了對2023需求預期預測,將2023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預期下調5萬桶/日至176萬桶/日,此前為181萬桶/日,主要是將美國國內需求進行了下調,預計2023年美國原油需求增速為6萬桶/日,此前為13萬桶/日。
從宏觀方面看,近期美聯儲態(tài)度有所轉鴿,年底美聯儲加息預期降溫,據CME觀察美聯儲11月維持利率在5.25%-5.50%區(qū)間不變的概率為89.2%,同時市場預計美聯儲維持高利率的時間將延長,后續(xù)仍需觀察宏觀壓力對原油需求的影響。
四、供需缺口存在,留意庫存下行放緩
沙特和俄羅斯帶領的OPEC+延續(xù)2022年底以來的減產路線,并在今年加大了減產力度,然而美國原油增產能力有限,全球原油整體供應緊縮。需求方面,歐美在經濟衰退大背景下,原油需求增長亮點難尋,而中國在疫情放開后,貢獻大部分原油需求增量,因此全球原油整體呈現去庫格局,原油月差整體保持強勢,反映市場對于近月供應偏緊的預期。
根據供需平衡表測算,在OPEC+嚴守減產紀律的前提下,第四季度Q4存在較大的供需缺口,后續(xù)宏觀經濟對于需求側的影響將成為引導市場預期的關鍵。
整體來看,巴以沖突帶來的地緣政治風險,短期來看較為可控,但以沙關系正?;M程受阻,沙特將繼續(xù)手握減產籌碼,從而長期托底油價。目前來看,主要產油國繼續(xù)減產的背景下,原油基本面去庫格局較為確定,市場對此計價已經較為充分,地緣風險相對可控的前提下,如果缺乏其他利好驅動,多頭上行動能將繼續(xù)減弱,空頭等待進場邏輯,需留意供應緊缺問題逐漸緩解,原油庫存有止跌跡象,同時宏觀壓力下的原油需求難尋增長亮點,將增加油價短期下行風險。
研究員:
蔡躍輝 期貨從業(yè)資格號F0251444
期貨投資咨詢從業(yè)證書號Z0013101
尤正宇 期貨從業(yè)資格號F03111199
鄭嘉嵐 期貨從業(yè)資格號F03110073
免責聲明: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于公開可獲得資料,瑞達期貨股份有限公司力求準確可靠,但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證,據此投資,責任自負。本報告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客戶應考慮本報告中的任何意見或建議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本報告版權僅為我公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和發(fā)布。如引用、刊發(fā),需注明出處為瑞達期貨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jié)和修改。
2025-05-14【事件分析】中美經貿取得實質性進展,關稅下調幅度大超預期
2025-05-13【數據分析】紙漿庫存高位小幅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