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3-08 10:27瀏覽次數:8371來源:期貨日報 余毅偉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一提到期貨,很多人都會把它和風險聯系在一起,可謂“聞期色變”,可細一問“風險到底大在哪里”又沒有多少人說得清楚。其中,提及較多的當屬高杠桿和強行平倉。對于這種觀點,筆者向來是持保留意見的。
高杠桿風險
期貨交易采取的是保證金交易而非全額交易,因此會產生杠桿,杠桿大約10倍,也就是說,100萬元的商品,在期貨市場只需要10萬元便可以進行交易。這個杠桿的確不低,但沒有哪個專家敢說高杠桿就一定會產生高風險。打個比方,假設白糖期貨價格為6000元/噸,你有60萬元,如果滿倉買多100手(一手10噸,合計1000噸,保證金按10%計算,則60萬元全部作為保證金被占用),此時白糖每跌1元,你的賬戶虧損就是1000元;如果白糖跌了10%,也就是600元,則60萬元全部虧完;而如果你只買多1手(10噸,占用保證金6000元),這個時候白糖每跌1元,你的賬戶虧10元,如果白糖跌了600元,你則只虧損了6000元,相對于60萬元的總資金,虧損其實只有1%。
由此可見,杠桿其實影響的只是保證金的占用額,而真正的風險則來源于持倉(倉位的大小)和對價格走勢的錯誤判斷,高杠桿與高風險并不能直接畫上等號。
強行平倉風險
所謂強行平倉,是指倉位持有者的第三人(期貨交易所或期貨公司)強行了結倉位持有者的倉位。在期貨交易中發(fā)生強行平倉的原因較多,最常見的當屬因客戶交易保證金不足而發(fā)生的強行平倉,也就是當客戶持倉所需的保證金不足,又未能按照期貨公司的通知及時追加保證金或者主動減倉,期貨公司為避免損失擴大而強行平掉客戶部分或全部倉位的行為。由以上定義不難看出,之所以發(fā)生強行平倉是因為客戶持倉保證金不足,而造成保證金不足的原因無非是客戶重倉或滿倉操作造成的。
還是看上面白糖的例子,客戶如果60萬元滿倉買多白糖100手,當白糖走勢下跌時,客戶的保證金就會不足,這個時候客戶如果不追加保證金或減倉,就觸發(fā)了強行平倉的條件。而如果客戶60萬元買多1手甚至10手,白糖即便跌到1元/噸(當然,這種情況不可能發(fā)生),也不會觸發(fā)強行平倉。強行平倉只是交易所或期貨公司控制風險的一種手段,當行情不利于客戶時,強行平倉甚至可以避免客戶虧損的進一步擴大。
上述案例中,白糖如果持續(xù)下跌600元/噸,假設沒有強行平倉制度,客戶又沒有減倉,這個時候客戶滿倉的60萬元就會全部虧完,相反有了強行平倉制度,在下跌過程中減倉,客戶的損失反而會大大減少。由此可見,強行平倉有利于控制風險,根本不是期貨交易風險大的根源,真正的風險還是來源于對行情走勢的錯誤判斷及重倉交易。
由以上案例不難看出,高杠桿和強行平倉只是期貨“風險大”的替罪羊,重倉交易才是期貨投資最大的風險所在。而重倉交易的背后折射出的其實是人性的焦躁和貪婪。正如《十年一夢》一書中所寫:“在期貨交易中重倉交易,希望一夜暴富,投資者往往是在自找麻煩,甚至是自掘墳墓。”
期貨投資之所以在很多人潛意識中“風險大”,最關鍵的還是他們對期貨市場的交易特點不了解所造成的。事實上,期貨投資中真正可怕的是人性的貪婪。
2025-05-07期貨交易雙向開倉的技法:在波動中尋找平衡
2025-05-06一虧就慌,一割就漲?王陽明的哲學能治你的交易 “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