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07 09:07瀏覽次數:10324來源:本站
重要提示
本內容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敬請諒解。
本公司不會因為關注、接收或閱讀本內容而視相關人員為客戶。請您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并自主承擔投資風險。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事件:
9月5日,為提升金融機構外匯資金運用能力,我國央行決定自2022年9月1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即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現(xiàn)行8%下調至6%。為4月貶值以來第二次調降外匯存款準備金,且一次調降2%,超過上次1%。
點評:
一、外匯再度降準,緩解人民幣貶值壓力
今年以來,美聯(lián)儲為應對逾40年新高的通脹,加息節(jié)奏明顯快于其他主要經濟體。我國央行與美聯(lián)儲貨幣政策的背離,導致人民幣面臨持續(xù)貶值壓力。8月中旬以來,在岸人民幣由6.75逐步貶值至9月5日高點6.94附近,距破7已十分接近。針對這一情況,央行再度出手,第二次調降外匯存款準備金,意在防范人民貶值情緒升溫進而引起的市場風險。
圖表 1 人民幣兌美元已離7不遠
數據來源:wind,瑞達期貨研究院
此前,自2004年央行印發(fā)《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管理規(guī)定》以來,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一共發(fā)生了六次調整,第一次是2005年1月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從0%提高到3%;第二次是2006年9月15日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從3%提升到4%;第三次是2007年5月15日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從4%提升到5%;第四次是2021年5月31日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從5%提升到7%;第五次是2021年12月15日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從7%提升到9%;第六次是2022年4月25日,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從8%降低到7%。
圖表 2 央行調整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時間表
時間
調整幅度
2005年1月15日
上調3%至3%
2006年9月15日
上調1%至4%
2007年5月15日
上調1%至5%
2021年6月15日
上調2%至7%
2021年12月15日
上調2%至9%
2022年5月15日
下調1%至8%
2022年9月5日
下調2%至6%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瑞達期貨研究院
而本輪外匯降準是今年央行第二次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下調幅度為2個百分點,高于前一次。主要為了在人民幣持續(xù)貶值下的背景下,穩(wěn)定匯市預期,向市場釋放更多的美元流動性供給,從而減輕人民幣貶值壓力。短期內,央行降準對市場預期有一定引導作用,使得人民幣貶值趨勢有望得到遏制。
圖表 3 我國央行第二次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
數據來源:wind,瑞達期貨研究院
二、全球高通脹趨勢不變,人民幣貶值壓力尚存
本次下調實際釋放美元流動性約190億,預期引導作用。據wind數據統(tǒng)計,2022年7月金融機構外匯存款約9537億美元,降準2%即釋放190.7億美元流動性。與在岸人民幣日均200億美元以上的日均成交規(guī)模對比來看,釋放的流動性規(guī)模有限,反映本次外匯降準主要是起到引導預期的作用,在短期內有助于維穩(wěn)人民幣匯率,而從長期來看,人民幣或繼續(xù)維持走弱趨勢。
圖表 4 金融機構外匯存款余額(億美元)
數據來源:wind,瑞達期貨研究院
按歷史數據來看,央行調整準備金率后,匯率大概率將進入區(qū)間震蕩或短期內改變此前趨勢,但長期趨勢需要基本面支撐因素發(fā)生變動后才會隨之改變。就目前來看,人民幣走弱的關鍵因素未改:一是中美政策的背離。國內貨幣政策趨于寬松,美國貨幣政策正在收緊,且這一形勢仍未改變。本月美聯(lián)儲大概率將維持加息75BP的決策,而我國貨幣政策仍以“寬信用”為主,這將延續(xù)中美貨幣政策背離的趨勢。二是國內出口對人民幣的支持也將減小。此前,人民幣與美元指數走勢背離的主要原因在于國內出口強勁,企業(yè)換匯需求旺盛,在出口趨于常態(tài)的大背景下,支撐人民幣繼續(xù)走強的基礎將不再牢固,人民幣下行壓力尚存。
綜合以上兩點,我們認為此次央行降準信號可能會減緩匯率快速走弱力度,但從長期來看,人民幣下行趨勢仍未改變。
2025-05-09【事件分析】搶裝政策對07多晶硅合約影響
2025-05-09【事件分析】5月7日國新辦新聞發(fā)布會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