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09 09:06瀏覽次數:14263來源:本站
事件:
11月7日,海關總署網站信息顯示,按美元計價,10月份中國外貿進出口5115.9億美元,同比減少0.4%。其中,出口2983.7億美元,同比-0.3%,預期4.5%,前值5.7%;進口2132.2億美元,同比-0.7%,預期0.0%,前值0.3%;貿易順差851.5億美元,低于預期959.7億美元。
觀點:
我國10月份進出口增速雙雙由正轉負,且均弱于市場預期。隨著內外需不足產生的負面影響逐步顯現,疊加疫情再度反復以及去年同期基數的走高,外貿數據大幅回落,預計接下來出口同比增速仍將低位運行。進口延續(xù)價漲量跌的特征,當前我國經濟內生需求依然較為疲弱,因而未來大宗商品價格回落或將拖累進口增速。
一、全球景氣度繼續(xù)下滑,外需回落趨勢未改
全球主要經濟體經濟景氣度回落依然是當前趨勢,外需大幅滑落已反映到我國出口上,在此背景下,同比增速由正轉負。具體來看,10月美國ISM制造業(yè)PMI進一步下滑至50.2,非制造業(yè)指數降至54.4,均創(chuàng)2020年5月以來新低;歐元區(qū)制造業(yè)PMI下行1.7個百分點至47.1,持續(xù)位于收縮區(qū)間。數據上看,海外發(fā)達經濟體景氣度延續(xù)回落趨勢,經濟衰退預期并未降溫。并且近期就業(yè)報告顯示,世界最大經濟體10月新增就業(yè)崗位多于預期,但也閃現出經濟放緩的跡象,失業(yè)率上升,薪資通脹下降,經濟疲態(tài)已現,這也支持美聯儲可能在未來放緩加息步伐的觀點。
需要注意的是,我國10月制造業(yè)PMI環(huán)比回落0.9個百分點,始終位于收縮區(qū)間內。10月份國內疫情多點多地散發(fā),供需兩端恢復進程均受到沖擊,新訂單以及新出口訂單指數表現不佳,分別錄得48.1和47.6,低位運行,需求回落壓力較強,這說明以供給作為主要出口推動的模式受到較大負面影響,內外需增長均面臨持續(xù)性挑戰(zhàn)。
圖表 1 主要經濟體PMI
資料來源:wind,瑞達期貨研究院
截至10月30日,八大樞紐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及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分別少增1.2和4.7個百分點。數據上看,八大樞紐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同比自7月創(chuàng)2020年5月份以來新高后迅速回落,且這一趨勢仍在維持。隨著海外經濟體衰退預期的持續(xù)升溫,以歐美為代表的經濟持續(xù)下行,外需不佳使得國內制造業(yè)出口持續(xù)放緩,甚至表現弱于疫情前水平。預計接下來出口對中國經濟內生增速的拉動作用將進一步弱化。
圖表 2 八大樞紐港口集裝箱吞吐量(%)
資料來源:wind,瑞達期貨研究院
二、國內需求顯疲軟,出口增速轉負
我國10月出口金額為2983.7億美元,前值3327.6億美元,同比減少0.3%,增速時隔兩年后轉負,并顯著低于市場預期。在我們看來,本月出口數據大幅走弱有三點原因:一是內需不足問題顯著。一國的需求是整體經濟復蘇的核心動能,而自2020年以來疫情多點多地反復,使得需求端復蘇過程較為緩慢。而內需的不足又將會從消費、出口、物價等多個層面共同影響國民經濟,后續(xù)隨著我國政府“穩(wěn)增長”“穩(wěn)投資”等一系列配套措施逐步見效或有所改善。二是去年基數走高所引起的下行壓力。去年9月至11月出口同比增速迅速抬升,這也使得我國四季度出口數據有一定的下行壓力。三是從主要出口產品量價拆分來看,出口價格的回落也有一定的影響。10月CRB商品指數同比減少1.1,較上月回落3.5個百分點,使其對10月出口增速的支撐減少。
圖表 3 我國出口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wind,瑞達期貨研究院
圖表 4 CRB現貨指數
資料來源:wind,瑞達期貨研究院
從出口經濟體看, 中國對多個國家出口增速均有所下降,對歐美出口回落幅度尤其明顯。10月我國對美國、歐盟出口同比增速分別為-12.6%和-9%,較9月分別回落1、14.6個百分點;而對東盟出口增速回落9.2個百分點至20.3%;對日本出口增速亦回落2.1個百分點至3.8%。從數據可以看出,雖增速有所下降,但東盟依然是我國第一大貿易火爆,是我國出口保持強勁的重要支撐,主要是由于新興經濟體的工業(yè)生產持續(xù)修復從而帶動經濟好轉;發(fā)達國家中,受全球衰退預期升溫影響,外需較為疲軟,使得我國出口增長放緩。
圖表 5 我國對主要經濟體出口累計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wind,瑞達期貨研究院
從主要出口產品上看,10月各類主要商品出口增速均有所回落。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金額多數降幅擴大,服裝及衣著附件,箱包,紡織紗線、織物及其制品出口金額同比分別為-16.93%、19.7%、-9.05,較上月分別回落12.5%、8.18%、6.31%,主要是受到內外需不足、國內疫情共同影響。中上游原材料如成品油、肥料也都回落明顯,尤其是肥料出口金額同比再次轉負至0.57%。值得注意的是,從量價拆分角度來看,10月制造業(yè)PMI新出口訂單指數持續(xù)位于榮枯線以下,而出口商品價格指數也由升轉降,數量、價格因素共同回落使得近期出口數據表現不佳。
圖表 6 國內主要出口產品
出口重點商品金額 (美元,當月同比) |
2022-10 |
2022-09 |
2022-08 |
2022-07 |
2021-10 |
肥料 |
-0.6 |
5.4 |
-11.5 |
-25.3 |
65.00 |
家用電器 |
-25.0 |
-19.8 |
-8.6 |
-7.7 |
14.40 |
成品油 |
63.9 |
125.4 |
19.0 |
39.4 |
15.40 |
醫(yī)療儀器及器械 |
-13.9 |
-10.2 |
-2.1 |
1.6 |
25.60 |
家具及其零件 |
-10.6 |
-9 |
-1.2 |
-2.1 |
14.40 |
手機 |
7.0 |
23.2 |
3.9 |
-10.3 |
12.10 |
燈具、照明裝置及其零件 |
-15.7 |
-14.3 |
-1.0 |
-0.9 |
31.10 |
高新技術產品 |
-7.6 |
-0.9 |
5.1 |
2.4 |
23.70 |
紡織紗線、織物及其制品 |
-9.1 |
-2.7 |
10.2 |
16.1 |
7.30 |
通用機械設備 |
-5.3 |
2 |
12.5 |
21.3 |
27.60 |
糧食 |
4.6 |
21.4 |
2.4 |
43.5 |
9.10 |
機電產品 |
-0.7 |
6 |
9.1 |
13.0 |
24.30 |
汽車零配件 |
4.8 |
5.3 |
10.5 |
27.3 |
14.50 |
集成電路 |
-2.4 |
-1.7 |
8.7 |
-5.3 |
32.60 |
塑料制品 |
2.8 |
5.6 |
14.4 |
20.5 |
23.00 |
服裝及衣著附件 |
-16.9 |
-4.4 |
11.6 |
18.5 |
24.70 |
汽車(包括底盤) |
89.2 |
128.9 |
56.2 |
64.00 |
155.00 |
農產品 |
10.1 |
10.5 |
23.1 |
29.00 |
14.00 |
玩具 |
-17.9 |
-9.4 |
20.2 |
27.9 |
25.10 |
鋼材 |
-100.0 |
-4.1 |
32.3 |
41.2 |
89.50 |
稀土 |
47.4 |
63.5 |
76.3 |
43.9 |
191.50 |
鞋靴 |
2.7 |
8.3 |
30.4 |
37.5 |
35.50 |
箱包及類似容器 |
19.7 |
28 |
34.1 |
41.3 |
44.90 |
資料來源:wind,瑞達期貨研究院
總的來看,由于全球經濟衰退預期升溫引發(fā)的外需受挫,疊加疫情反復下,我國內需的緩慢復蘇,本月我國出口增速時隔兩年再度轉負,量價齊跌令我國外貿動能走弱,超出市場預期。展望未來,海外緊縮政策不改,疊加大宗商品等原材料價格的普遍回落,或使此前因疫情所推動的高出口增速在四季度持續(xù)承壓。
三、上游商品進口偏弱,內需弱勢仍是抑制
10月份,我國(美元計價)進口金額同比增速從 9 月的0.3%下滑至-0.7%,低于市場預期約0.3%,反映內需還在筑底階段。以最新公布的 9 月進口價格指數估算,在剔除價格因素估算后,10月進口物量同比跌幅為9%左右,降幅較9月份有所擴大。結構上看,鐵礦砂、汽車、醫(yī)藥、集成電路、機電以及高新技術產品進口金額同比降幅有所擴大,原油進口金額則延續(xù)同比多增。受海外供應鏈因素以及當前美元指數表現強勁的影響,1-10月份進口呈弱,其中上游商品量價均呈現回落趨勢。10月單月來看,鐵礦砂、煤以及天然氣呈現量價齊跌,而在OPEC+公布減產的影響下,原油價格出現反彈帶動原油進口量價走高。此外,當前進口整體偏弱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內需偏弱。受疫情反復擾動影響以及房地產持續(xù)走弱影響,國內需求始終呈現相對弱勢,因而10 月進口同比增速近兩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11月進口基數偏高,且海外供應鏈尚未完全修復,疊加內需修復進程緩慢,預計12月份進口金額將呈現小幅下降。然而中長期來看,隨著海外供應鏈完全修復,政策拉動需求回暖,進口增速有望于明年一二季度上行。
圖表 7 進出口數量指數(HS2)
資料來源:wind,瑞達期貨研究院
圖表 8 進口商品金額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wind,瑞達期貨研究院
圖表 9 主要進口商品金額(萬美元)
資料來源:wind,瑞達期貨研究院
圖表 10 主要進口商品數量(萬噸)
資料來源:wind,瑞達期貨研究院
圖表 11 主要進口商品價格(美元)
資料來源:wind,瑞達期貨研究院
四、貿易順差持續(xù)擴大,新興經濟體貢獻顯著
前十個月對美出口額為4945.7億美元,同比增速下滑至6.6%,占我國出口總值的16.58%,我國1-10月自美國進口額為1452.6億美元,同比增長0.3%,較前值下降0.2個百分點,占比為4.85%。10月我國對美出口同比下降12.6%,降幅較上月擴大1個百分點,為連續(xù)3個月同比負增長,10月中美貿易順差為341.94億美元,貿易順差較上月略有下降。
1-10月對歐盟累計出口4727.69億美元,同比增長14.0%,占比15.85%。前十個月自歐盟進口2386.05億美元,同比下降6.3%,占比為7.97%。10月我國對歐盟出口同比下降9.0%,增速較上月大幅下滑14.6個百分點,是10月出口增速轉向負增長的主要原因。10月中國對歐盟貿易順差為226.76億美元。歐洲能源危機導致部分企業(yè)產能受損或給中國帶來轉移訂單支撐對歐盟出口,但能源持續(xù)受限將導致歐洲需求下行,近三個月我國對歐出口增速持續(xù)下行,我國對歐出口增速或有逐步放緩的可能。
自今年年初RCEP協(xié)議生效以來,92%以上的貿易貨物取消關稅以及貿易規(guī)則便利化進一步降低和節(jié)約貿易的成本和時間,為以東盟為首的RCEP成員國出口注入驅動力。我國1-10月對東盟累計出口4639.18億美元,同比增長20.5%,占我國出口總值的15.55%;同時前十個月自東盟進口3345.65億美元,同比增長5.6%,占比為11.18%。10月我國對東盟出口增速達到20.3%,盡管增速較上月下滑9.2個百分點,對東盟出口增速明顯保持高位,10月中國對東盟貿易順差為155.32億美元,RCEP成員國紅利共振,區(qū)域貿易合作成果顯著。
總體來看,10月我國貿易順差851.54億美元,同比擴大0.9%,外貿整體延續(xù)出口強于進口,當月貿易順差規(guī)模持續(xù)上升,貿易順差維持歷史高位。10月對美國和歐盟貿易順差均有所下滑但仍保持高位,對東盟和拉美國家貿易順差均持續(xù)擴大,對日本由貿易逆差轉為貿易順差,對韓國貿易逆差有所下降。
圖表 12 主要貿易國(地區(qū))貿易差額
(單位:百萬美元)
資料來源:wind,瑞達期貨研究院
圖表 13 主要貿易國(地區(qū))貿易差額
(單位:百萬美元)
資料來源:wind,瑞達期貨研究院
2025-05-09【事件分析】搶裝政策對07多晶硅合約影響
2025-05-09【事件分析】5月7日國新辦新聞發(fā)布會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