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纷闷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您好,歡迎來到瑞達期貨! 股票代碼:002961
瑞達期貨微信公眾號

瑞達期貨新浪微博

客服熱線:4008-8787-66
瑞達期貨國際期貨
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咨詢 > 瑞達研究 > 專題分析
專題分析

【分析文章】專題:蘋果期貨研究體系

時間:2023-02-13 09:17瀏覽次數:12729來源:本站

一、蘋果基礎知識

1、蘋果屬性

蘋果是薔薇科蘋果亞蘋果屬植物,其樹為落葉喬木。蘋果果實富含果糖,還含有蘋果酸、維生素、磷、鉀、鐵等微量元素,有降低血壓、抗氧化等功效,每100克只產生60千卡熱量,是一種低熱量食品。同時營養(yǎng)成分的可溶性大,易被人體吸收,具備全面營養(yǎng)價值,和葡萄、柑橘、香蕉并稱為世界四大水果,而蘋果是水果之冠,是人們經常食用的水果之一。

2、蘋果品種分類

全世界上蘋果的品種有7500多個品種,分為酒用品種、烹調品種、尾食品種3大類。我國用于經濟栽培的蘋果品種有20多種,主要包括富士、嘎啦、紅將軍、花牛果、元帥、國光、王林、美國八號、花冠等,區(qū)別在于早熟、中熟、晚熟或者著色的不同。其中,富士品種蘋果是我國主要生產和消費的品種,占到我國蘋果產量的約70%。
鄭商所蘋果期貨合約的基準交割品為符合國標一等及以上等級指標且果徑≧80mm、可溶性固形物≧12.5%的紅富士蘋果。紅富士蘋果硬度高、儲藏時間長,且常溫下可保存近半年時間,儲藏后蘋果香氣更加濃郁,更加好吃。
目前產區(qū)蘋果可達交割標準地區(qū)主要是山東、陜西、甘肅,達標率在50%以上,而山西、安徽、河北、云南等地區(qū)富士蘋果基本不符合交割品標準。
3、蘋果樹生長及周期
外界環(huán)境對蘋果生長發(fā)育的影響是錯綜復雜的,其主要外界環(huán)境條件是氣象條件和土壤條件。氣象條件如溫度、光照、降雨量等,土壤條件如土壤質地、PH值、地勢等對蘋果的外觀、口感各方面都可能帶來影響。
圖表來源:瑞達期貨研究院
蘋果樹的生命周期較長,經濟使用年限也很長,一般情況下,幼樹大冠稀植大致5年左右,且5年之后就具備經濟價值,矮化密植樹3年可結果,周期更短;結果初期可持續(xù)時間為5-6年,盛果期延續(xù)20-30年;衰老期蘋果樹周期大致在40-50年后,經濟價值偏低。

4.蘋果分級情況

目前蘋果現貨市場主要按照大小、質量、貨源三種方式進行分級。首先按照大小分類,主要是以蘋果的橫徑指標為標準,如山東地區(qū)富士蘋果,分70號、75號、80號、85號等多個果徑等級。再者按質量分類,山東產區(qū)以蘋果交易市場為主,市場價格公開透明,一般以一級、二級和三級等進行區(qū)分。西北等地區(qū)分為全商品貨、半商品貨、統(tǒng)貨、高次等,由于西北地區(qū)蘋果收購以客商進園訂貨,價格可議性強。最后貨源不同主要分為果農貨和客商貨,客商貨一般進行質量等級的挑選,質量相比果農貨高。

二、蘋果供需情況

1、中國蘋果供應情況

據國家統(tǒng)計局,2010-2021年全國蘋果種植面積維持在1930-1985千公頃附近,2016年開始,我國蘋果種植面積基本為維持穩(wěn)定態(tài)勢。同時我國蘋果產區(qū)重心也相應向西北地區(qū)移動。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蘋果生產國,當前國內蘋果產量約為4500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58%以上,而排在第二的美國,蘋果產量僅在520萬噸左右。蘋果也是我國除瓜類以外,產量最大的水果,是我國溫帶地區(qū)的主流種植水果。
數據來源:國家統(tǒng)計局、瑞達期貨研究院
數據來源:國家統(tǒng)計局、瑞達期貨研究院
生產方面,蘋果屬于溫帶水果,在我國的主要種植區(qū)域也在溫帶。山東半島是傳統(tǒng)的蘋果種植區(qū)域,除此之外,陜西省中北部地區(qū)蘋果種植面積在近年來增長迅猛,陜西超越山東成為蘋果生產第一大省。另外,河南、山西、河北、遼寧、甘肅以及新疆部分地區(qū)都是蘋果種植主要區(qū)域。華北、黃土高原、遼中南、川西滇北高原以及新疆部分地區(qū)在光照、氣溫、降水等氣候條件都比較適合蘋果生長,因而成為當前蘋果種植的聚集區(qū)域。
數據來源:農村農業(yè)部、瑞達期貨研究院    數據來源:wind、瑞達期貨研究院

2、中國蘋果消費情況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蘋果消費國,消費量占世界的一半以上。人均年消費量為30公斤,超過美國、歐盟等發(fā)達國家。中國蘋果的需求主要分為國內消費、加工、和出口,鮮果消費占我國總消費量的90%左右。加工方面則為460萬噸,出口為128萬噸左右,分別占蘋果需求的10%和3%。鑒于中國對水果的消費注重于營養(yǎng)價值和新鮮度蘋果,后期中國蘋果消費增長將有所放緩甚至出現飽和狀態(tài),出口和加工的變化則相對平緩。

數據來源:國家統(tǒng)計局、瑞達期貨研究院

3、現貨習慣及存儲貿易

現貨貿易習慣:目前我國蘋果主產地為主要集散地,在產地完成分揀、包裝后運向以北上廣為代表的全國各消費市場。陜西、山東蘋果產量最大,銷售范圍更廣,蘋果流通以汽車運輸為主。蘋果冷庫多分布在產區(qū),其中山東、陜西庫容占全國庫容60%左右。
一般情況下每年陜、甘蘋果冷庫出貨時間為1-5月,山東冷庫出貨時間為每年的6-8月份;西北甘肅4月前后開始清庫,陜西5-6月份清庫,山東8月底前清庫。不過隨著冷庫管理水平的提高,整體產區(qū)冷庫清庫時間根據行情延遲。西北地區(qū)最終冷庫出貨銷往西北、西南、中南、華東市場等地,山東產區(qū)蘋果銷往華北、東北華東市場等地區(qū)。蘋果貿易習慣看,一般每年蘋果下樹之后,采購階段的貨權在于果農手中。銷售階段的貨源則在貿易商手中,隨后進入銷售階段。按照行業(yè)習慣,清明之前貿易商均會以高于收購成本的價格銷售,即使出現出貨疲軟狀態(tài)。
存儲貿易:我國現有蘋果儲存設備分為常溫庫、機械冷庫和氣調庫,其中氣調庫儲存能力最好,可保證晚熟蘋果儲存12個月,占比5%;冷庫儲藏時間為4-5個月,占比55%;常溫通風方式主要是晚熟蘋果為主,占比40%,但品質上難以保證。
按照蘋果早中晚熟儲藏方式來看,早熟蘋果常溫一般可儲藏2周左右時間,冷藏保存2個月;中熟蘋果一般可保存3個月。富士蘋果與其他蘋果相比有更長的最佳食用期限,甚至無需放入冰箱保存。室溫下可保存4個月,如果放入冰箱,富士蘋果可保存5到7個月。
數據來源:國家統(tǒng)計局、瑞達期貨研究院

4、產業(yè)鏈概述

我國蘋果產業(yè)鏈較短,根據消費形式分成了以貿易商為主和以加工企業(yè)為主的兩條支鏈,其中鮮果消費為我國蘋果消費的主要形式,主要通過各級貿易商對收購的蘋果進行分揀、篩選、包裝等初級加工后直接提供給消費者實現。加工消費主要通過加工企業(yè)將收購的蘋果制成果脯、蘋果脆片、蘋果醋、蘋果酒等深加工產品提供給消費者實現。
數據來源:瑞達期貨研究院(圖中相應比值存在差異,僅供參考)

三、蘋果價格影響因素

1、現貨季節(jié)性規(guī)律

蘋果價格波動有著農產品特有的季節(jié)性特點,9月至11月為蘋果收獲期,供給上量,市場現貨價格承壓,該階段的蘋果批發(fā)價格處于一年的較低水平。中國農歷春節(jié)一般處于1月份和2月份之間,疊加元旦節(jié)假日影響,對于蘋果的需求有明顯的提高,批發(fā)價隨之上漲。隨后3、4月份機械冷庫的蘋果出庫,供應量加大,5月份出口趨于尾聲,6-8月份屬于早中熟蘋果品種的上市時間,價格相對較低,拖累蘋果批發(fā)價格走低。
數據來源:國家統(tǒng)計局、瑞達期貨研究院

2、供需端影響

本文針對蘋果期貨合約主力合約價格的影響因素進行做以下歸納:不同時期影響蘋果期價的焦點。例如蘋果5月合約需要關注的焦點在意冷庫庫存,一般3-4月冷庫蘋果庫存決定后市去庫的節(jié)奏及是否降價清庫的可能。
細節(jié)內容如下圖所示:
數據來源:瑞達期貨研究院

3、替代品對蘋果的影響

蘋果作為市場消費的非必需品,其受到其他種類水果的相關性以及不同上市期的影響也頗為重要。一旦蘋果價格過高的情形下,消費者可選擇其他水果種類。據相關性分析知,蜜桔、鴨梨以及香蕉與蘋果的相關系數較高,并且處于正相關關系。隨著近幾年水果種植面積的增長,其供應亦不斷增加,2021年水果總產量達29970.2萬噸,同期增長4.45%,其中蘋果、柑橘及瓜類產量占比均超15%,最近7年產量增幅較為明顯的是柑橘和梨。
柑橘在集中上市替代作用強,北方存儲類水果中,蘋果和梨相關系數高。
數據來源:國家統(tǒng)計局、瑞達期貨研究院

(以下圖表是主要水果大量上市時間)

水果種類
蘋果
柑橘
香蕉
時令水果
大量上市時間
10月-次年7月
7月-次年5月
11月-次年3月
全年輪流
6-9月

其他影響因素

蘋果生產成本:比如人工成本、租地成本等生長,對產季蘋果收購價格也會產生挺價情緒。
業(yè)者情緒:收購階段,果農與客商之間的博弈,從而影響入庫率。
期貨市場其他品種的聯動作用、倉單成本、主流持倉等。
政策性影響:政府貼息、直接補貼、推行“期貨加保險”等模式

四、蘋果研究分析框架

研究思路主要是“動態(tài)與靜態(tài)結合”、不斷輸出,不斷找出在思考、驗證輸出的內容與投研出現的矛盾及一致性的原因。蘋果期貨研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獨特的研究理念和方法。并一定要接地氣,和產業(yè)中的專家經常溝通,深度融入產業(yè)中。另外盡可能使用更多官方數據,拒絕隨波逐流。以下主要是蘋果期貨研究分析框架內容,僅供參考。
從不同時間、基本面、期現價差、季節(jié)性規(guī)律、現貨貿易習慣等多重維度預測蘋果期價變化走勢,且及時敏銳的抓住市場變化及焦點。如下表所示
數據來源:瑞達期貨研究院

五、蘋果產業(yè)服務

蘋果產業(yè)環(huán)節(jié)中,上游的果農、合作社及種植企業(yè)需要調整來年的種植規(guī)模及蘋果銷售節(jié)奏,就需要結合期貨市場進行風險管理,防止現貨出售價格下跌風險,穩(wěn)定蘋果銷售利潤。
中端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貿易商、存儲企業(yè),需要對抗庫存風險、倉單業(yè)務等。
下游主要是商超、批發(fā)市場和零售企業(yè),控制采購成本、提高采購方式靈活度,均可以借助期貨市場,起到風險管理作用。

期現結合

案例1:可以利用期貨進行分級銷售,增厚利潤
以銷售優(yōu)質果為主的企業(yè),可以在收購時放低標準,擴大收購量,通過挑選質量較高的蘋果繼續(xù)進行高端品牌銷售,剩余蘋果挑選出符合交割標準的蘋果進行期現操作,低于期貨標準的蘋果進行市場化處理;同樣對于以向東南亞等國家出口業(yè)務為主的企業(yè)也是如此,符合交割標準的進行期現操作,低于期貨標準的蘋果可對外出口。
分級銷售要求:企業(yè)熟悉交割標準、渠道豐富、熟練的挑揀工人
數據來源:瑞達期貨研究院
案例2:期貨標準倉單融資,降低資金成本
山東某蘋果代加工企業(yè),每年收購蘋果超過5000噸,由于收購時大多采用現金結算,因此占用企業(yè)大量資金,對企業(yè)資金周轉造成一定的壓力。蘋果期貨品種上市后,企業(yè)將10月份收購的蘋果存到蘋果期貨指定交割倉庫,注冊生成蘋果期貨倉單,之后與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合作進行倉單質押,按照AP2105合約2020年10月19日結算價8200元/噸的70%比例進行融資,融資利息7.0%,為企業(yè)融資280余萬元,助力企業(yè)盤活庫存,提高現金流動,進而擴大生產。

“保險+期貨”模式

保險+期貨”自2016年寫入中央一號文件,充分體現了金融創(chuàng)新服務“三農”、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價值。幾年來,蘋果“保險+期貨”項目在部分省內多地試點,“保險+期貨”結合了期貨市場的風險規(guī)避功能與保險行業(yè)的承保理賠作用,創(chuàng)新性地解決了農業(yè)價格不可保、市場風險難規(guī)避的難題,是農業(yè)風險管理體系的有益補充。
“保險+期貨”的業(yè)務模式中,農戶購買保險公司提供的農產品保險,期貨公司為保險公司提供“再保險”,并在期貨市場中進行對沖,將農戶承擔的風險轉移過來,真正做到了服務“三農”。

瑞達期貨:王翠冰
資格證號:F3030669
Z0015587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作為入市建議


手機登錄請點擊此處下載期貨云開戶APP



相關新聞

2025-05-09【事件分析】搶裝政策對07多晶硅合約影響

2025-05-09【事件分析】5月7日國新辦新聞發(fā)布會解讀

客服熱線 瑞達期貨客服電話 金嘗發(fā)業(yè)務咨詢電話 金嘗發(fā)客服電話 瑞達期貨在線咨詢

閩公網安備 35020302001609號 | 閩ICP備07072636號-1

在線客服
網上開戶
關注瑞達期貨

瑞達期貨資訊

掃描下載APP

瑞達期貨APP

居間客戶告知書

居間客戶告知書

返回頂部